近日,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组织师生近50人到辽宁省博物馆参观“山海共融和合共生——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”。一件件跨越时空的文物,一张张充满好奇的笑脸,在辽宁省博物馆内交织成一幅生动画面,市儿童福利院的师生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“历史课”。
(图一:市儿童福利院师生参观“山海共融和合共生主题展”)
这场跨越历史时空的研学之旅,为特殊儿童群体打开了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窗口。展览以时间为轴,系统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今,辽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。对于孩子们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,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边界,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。展览中最吸引孩子们的莫过于玉猪龙、鸭形玻璃器等辽博“镇馆之宝”。这些珍贵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。
(图二:师生参观展品)
参观过程中,老师们不时结合展品内容,为孩子们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。一名老师表示:“这样的实践活动比课堂讲授更加直观生动,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。”历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学活动,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让历史走进儿童心中,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播种。离开展厅时,孩子们感触良多:“原来我们的历史这么悠久,这么多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样。”
(图三: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展品)
此次观展活动是市儿童福利院拓展党建阵地、丰富党建形式的有力举措,是以党建活动服务儿童、惠及儿童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市儿童福利院将持续组织师生开展多形式党建活动,让服务孤残儿童的边界无限延伸。
(撰稿人:罗舒月,审核人:冯继红)